金属

高考676分留守女孩报北大考古系人这辈子

发布时间:2023/3/22 20:12:12   
先天性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4621592.html

来自湖南耒阳的女孩钟芳蓉,高考取得了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北大争抢。在考虑后,钟芳蓉决定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钟芳蓉是一名“留守儿童”,因为经济原因,在她不到1岁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外出打工,她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上的是寄宿学校,学习全凭自觉。

钟芳蓉

一提到考古专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冷门”“不好就业”“不赚钱”什么的,而钟芳蓉表示也有考虑过这些事情,但她觉得,从北大考古系出来,可以当老师或是在博物馆工作,将来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更重要的是这是她的兴趣,“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钟芳蓉选择考古系,是受了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樊锦诗也是北大毕业的,年,被分配到敦煌研究所,致力于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这个担子,一挑就是半个世纪,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留在了敦煌,被称为“敦煌的女儿”。

热爱最重要,人这辈子不是用来换人民币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热爱,选专业听父母的安排,或是要考虑什么热门,什么好找工作,什么赚钱多,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主心骨的。

钟芳蓉选择了自己的热爱,家人也支持她的选择,相信她未来的人生,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越走越宽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漫画家蔡志忠就特别幸运,4岁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要画一辈子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台湾开始流行漫画,他就立志要当漫画家,初二就给台北的出版社投稿,确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他说:“任何厉害的人,从小就开始想通,这辈子要拿什么刷子混饭吃,及早就把刷子选好。”

还有我们熟悉的才女林徽因,20岁与未婚夫梁思成双双留学,学成归国后,为中国的建筑业开疆拓土。林徽因十几岁的时候随父亲周游欧洲,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当时美国大学对女性有偏见,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于是她曲线救国,选择了美术系,但在课余旁听了建筑系的所有课程,作业成绩一点也不输给那些建筑系的学生。

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国,在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涉足中国15个省,多个县,实地考察测绘了处建筑物,她把一生献给了建筑事业。从她的一生我们看到,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情,就会跨越任何阻碍。

能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并把它做到极致,这样的人是最幸运的。

不是要去换人民币,是要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只要是自己拿手、喜欢的事情,无论是什么,就没有不成功的。

大学专业并不能决定你的一切

因为进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我自己就浪费了大学四年的时光。

18岁时对于“专业”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概念,知道自己喜欢写作,喜欢艺术,却被调剂进了理工科的专业,尽管所有人都在夸我考上了好学校,而且这个专业在全国的实力都是数一数二了,但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这辈子完了”。

很后悔那个时候格局太小,学一个理工科专业,并不妨碍你对其他事情的热爱,学好了可以写硬科幻小说,可以用金属材料做艺术品……一个专业,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不是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就一定会有好工作,也不是选了一个冷门专业,前路就一定艰难。世界发展越来越快,每年都有新的职业冒出来,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让一个人在18岁时就搞清楚自己的爱好吗,定下自己的一生,有点太荒谬,太不切实际了。

大多数年轻人,其实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一无所知。有时候我们喜欢画画,喜欢读书,喜欢美食,喜欢旅行,并不是喜欢从事这样的职业,而是喜欢这种感觉。

比如你喜欢美食,但要你自己去研究食谱,在厨房里挥汗如雨地做菜,你愿意吗?

而大学,正是我们去探索自己真正热爱,并且试错的好机会。

大学专业虽然与我们今后的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它并不是全部。

对于钟芳蓉来说,她已经考进了北大,未来的四年,她可以在北京这个大城市,并且用北大的资源,体验很多事情。

未来的钟芳蓉,可以像樊锦诗一样,择一个事业奉献一生,也可以去故宫修文物,也可以像国博的讲解员河森堡一样当个知识网红啊……还有无数无数我们在今天根本想象不到的可能性。

不要让所谓“热门专业”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亚里士多德有句话:

“每个人都有理想,成功者的法门,就是做好所有的准备,第一是准备好朝向目标的金钱和智慧,第二是死命朝向一个目标前进。”

积极进取、不停进步的人,不管现阶段在哪里,未来都一定不会太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8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