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属 >> 金属前景 >> 数字经济引领秦创原先进制造业提质增速
数字经济引领秦创原先进制造业提质增速
经开区秦创原数字经济生态论坛举办
9月19日,作为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组成部分,西安经开区秦创原数字经济生态论坛在经开区举办。
本次论坛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此次论坛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经开区数字经济领域发展成果,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共话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并且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经开区现场发布了《数字经济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十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场景。
论坛现场,经开区对区内秦创原“三器”平台建设试点代表企业、年度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西安市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第二批)代表、首批经开区海智工作站代表企业进行授牌。
笔者在现场了解到,经开区作为全市首个国家级海智基地,正在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载体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靶向招引、项目合作、引智推介等方式吸引海内外人才,全面开展先进技术引入、合作研发、咨询服务,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为进一步促进全区打造智慧城市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圈,经开区分别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城市发展资源信息有限公司、智纲智库北京中心、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为推动区内产业链上下游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服务,论坛现场还组织了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西安工业大学签订了陕西兵器科技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西安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与西安经产创发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西安经开区产业链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协议,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与西安大普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西安经开区分中心合作协议。
目前,经开区已有85%以上企业实现数字“触网”,超过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全区数字经济呈现出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应用深入的发展趋势。经开区将以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基金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经开区秦创原数字经济生态论坛现场。
去年西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
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陕西省科技厅指导,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未央区人民政府主办,未央区委人才办、未央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西安科技大市场承办。
活动伊始,播放未央区秦创原建设宣传片。该宣传片系统介绍了未央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思路和成果,展示了未央区依托区内优势科研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创业者选择未央、扎根未央,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创新成果在未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谱写未央合作共赢的美好篇章。
据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李志军介绍,近年来,全市扎实推动创新资源开放赋能,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速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见势成效。创新活力释放愈加明显,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5.18%,远高于全国平均值(2.44%);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9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创新主体培育势头良好,去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位列副省级城市第7,进一步缩小了与成都、南京的差距,在新材料领域,更是涌现出陕西斯瑞、瑞联新材等一批上市企业。创新生态环境日渐完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6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8个,在科技部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排名全国第5。
在主旨演讲环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峰、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冶金师寇录文及赵祥模相关领域专家作了主旨分享。
7家机构被授予
“未央区科技创新智库”
本次活动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国家级西安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秦创原-未央分中心”、西安工业大学“秦创原·未央创新促进中心”、长安大学“秦创原·未央绿色智能科技创新研究基地”、陕西科技大学“秦创原·未央技术转移中心”4个创新平台进行揭牌。授予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7家机构“未央区科技创新智库”称号。
随后,未央区人民政府分别与西安工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共建协议”,积极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携手开创秦创原发展新局面。
此外,在所有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秦创原未央区“”示范工程成功启动。
据了解,未央区将以此次活动为机遇,深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示范工程吸引更多高端资源、高端要素、高端人才聚力未央,建立良好的校企、院企联系,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对接和就地转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高端跃升,努力构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区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合作范例,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闻链接
秦创原“”示范工程
即“一院三校一园一网”示范工程
“1”(一院):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共建“国家级西安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秦创原-未央分中心”。
“3”(三校):与长安大学共建“秦创原·未央绿色智能科技创新研究基地”;与西安工业大学共建“秦创原·未央创新促进中心”;与陕科大共建“秦创原·未央技术转移中心”。以三所高校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核心,辐射带动辖区乃至全市科创资源,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和创新引领作用。
“1”(一园):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融合资源、聚力发展,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升级配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1”(一网):全力打造未央数字化转型云平台。助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未央“”示范工程,吸引更多高端资源、高端要素、高端人才聚力未央,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营造一流创新创业氛围,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
城端传播工作室王惠玲
编辑:Mia
审核:初墨、文岳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西安报业·西安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