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属 >> 金属市场 >> 蒙古人穿的蒙古靴,经历了哪些变化背后是蒙
蒙古靴是蒙古族服饰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北方草原民族特殊的生活状态下形成的产物,在造型特征、装饰纹样、工艺手法以及文化内涵中均有北方草原民族的特点。它随着朝代的更迭可体现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礼制特征、审美观念等多种文化内涵。
古代蒙古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形成形制多样且内涵丰富的蒙古靴。
靴子是蒙古族传统的足衣,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赵国武陵王将靴子引入中原,用于军备。到元代,蒙古族再次将靴子文化带入中原地区,而使靴子在宫廷、官员和贵族中流行。
同时元代进入中原地区的蒙古族女性吸收当地的服饰文化,开始穿鞋。由此,蒙古族在与其他民族交流的过程中,丰富了本民族的足衣文化。
一、游牧民族靴子的产生因素
靴子是在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与北方寒冷的气候有极大的关系。游牧民族所生活的环境多为草地和荒漠,为达到保暖功能以及骑马、涉草等需求,只有高靿靴才适合这种寒冷、干旱和凹凸不平的草原环境。因此靴子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足衣,它的出现不仅体现出人类的智慧,更是鞋履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古人最初以兽皮裹脚,形成了靴子的最初形式,这时的靴子只能简单地保护足部。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提升,靴子的种类逐渐增多。靴子的产生与游牧民族所生活的地域、生产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其中地域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等。
在地域特征和生产方式中最具核心的是地域特征,它起决定作用,决定着生产和生活方式。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记述了亲眼所见:“出居庸关(燕之西北百余里),则渐高渐阔,出沙井,则四野平阔,荒无际天,有远山,初若崇岭,近则坡阜而已。”
“沙井”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红格尔苏木(希拉莫仁庙)西南古城,这句话可体现出漠南草原的地域特点和地貌特征。进入蒙古草原,一眼望去是广阔的平原,远处有高山和峻岭,可体现出漠南草原地区的辽阔。漠南草原地处高原,四面环山,降水量稀少,在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中生活的游牧民族形成特有的生活方式。
而游牧民族所生活的环境多样,有草原、山脉以及茫茫的沙漠、荒凉的戈壁和连绵不断的丘陵,虽然是不同的生存环境,但其本质是相同的,这些地区的土质层非常薄,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游牧是依靠自然条件决定的一种生活方式,且依照所处地区的季节特征而选择以放牧为生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特有的生活习俗,成为游牧民族的特定文化。游牧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对服饰品也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对足衣的功能性要求尤高。
靴子不止是单纯具有保护足部的功能,同时需要适合所生活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在此需求下,靴子的各种功能性设计逐步增加。现已知最早的靴子是距今多年的新疆楼兰出土的毛皮靴,被称之为世界第一靴,从这双残损严重的靴子中可看到古人的智慧和对足衣工艺掌握的时间,由此可体现出靴子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靴子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靴子按材质可分为皮靴、布靴和毡靴,按结构可分为三片靴、四片靴、五片靴等。其中出现最早的是皮靴,因兽皮是人们最先掌握的材料,游牧民族自古便“食肉衣皮”,《史记》载:匈奴“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皮用来制作帽子、衣袍、靴子、腰带、马鞍、水壶、弓囊、箭袋等生活用品。
在新疆博尔塔拉自治州温泉县阿尔卡特墓地发现9-10世纪的突厥人形象的石人,足蹬尖头靴。在蒙古国中央省突厥墓中出土一双尖头靴,是突厥为数不多的靴子实物。年4月在蒙古国阿尔泰山脉海拔米处发现一具突厥木乃伊,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墓穴位于地底3米,因此女尸及陪葬品保存相当完整,女尸的足蹬红色靴子,靴面有绳子固定。
从这些实物中可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靴子的造型特征,这一时期的靴子已经发展的较为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北魏是以鲜卑为主的朝代,服饰制度以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为中心。鲜卑族的服饰传承并延续着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尤其是对靴子的传承。南北朝后期的北周粟特人安伽墓出土的石榻中,人物均足蹬黑靴。
栗特人主要生活在西域,安伽墓中的浮雕即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与穿着。虽然早期游牧民族的靴子实物较少,但是从史料和墓室壁画中也可见游牧民族穿靴的实例,而明显的是,北周时期游牧民族所穿的靴子较为精致,靿口有装饰边。
靴子的发展经过了许多历代更迭,不仅没有被其他民族的鞋所替代,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靴子的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中原地区除战靴外,还扩大到上至帝王下到百官、贵族等在一些场合的穿着,礼制功能也在逐步增加。靴子的制作材料由皮质、毡逐步扩大到丝绸面料,制作工艺也不断由粗到精,装饰更加丰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创新。
战靴作为鞋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体现民族特色和军旅的风彩,同时还能体现穿靴者的身份和地位。战靴与日常所穿着的靴子的功能有所不同,在设计中不仅要做到最基本的保暖、抗寒,更要做到在骑兵在骑马、打仗运动时的灵活度与便捷性。
在发展过程中,靴鞋除满足实用需求外,还受到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靴鞋是人类得以生息繁衍的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在服饰史的研究中,靴鞋易被忽视,但体量较小的靴、鞋以它的方式传承和发展,拥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不同民族的服饰相互借鉴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中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之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生活在不同地域,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的交往和相互间的文化、服饰的交流频繁,因而促进了靴与鞋的发展和交流进程。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服饰和靴鞋相互交流成为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不同地域、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形成了不同形制的足衣,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下,促进了中国鞋履文化的发展与进步。通过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在各个方面或多或少的吸收彼此适合本民族的优点,使自身的服饰文化更加进步。
服饰是人类文明特有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品。靴鞋是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靴子的出现是鞋履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而鞋是古人最先创造出的足衣,不仅对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元代蒙古靴的形制及文化
元代的多民族格局使整个社会的衣装与靴鞋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制作材料和款式种类、制作工艺上既有大的改变,也有大的定型。元代是蒙古族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较为全面。
在服饰方面,蒙古族的足衣可称之为“五颜六色”、种类繁多,除传统皮靴外,还出现了以装饰为主的靴套和轻便的布靴,此外还引进了中原的鞋,其形制和功能既为蒙古民族的“马上生活”量身定做,又为满足宫廷、百官和蒙古贵族在城市生活中的需求而有所创新。
元代靴子种类多样,在材质上有丝织品的红罗靴、云头靴,传统皮质材料的皂皮靴、云头皮靴、马皮靴等,以及一些五颜六色的靴子。可见,在元代各种类型的靴子都发展迅速,从靴子的装饰、造型等方面可反应出元代蒙古族的审美观念和足衣文化。蒙古靴对蒙古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其造型设计融合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具有独特的外形。
元代靴子按材质可分为皮靴、布靴和毡靴三类。毡靴经湿、热、擀制等物理作用制成一次成型的无纺物,可以看成一片靴。毡靴的毡料厚实、毛纤维紧密,穿着轻巧便利,具有耐寒、防潮等性能,是游牧民族冬季必不可少的足衣。
元代有严格的服饰制度,并且同时“施行了汉制衮冕与蒙古族传统质孙并行的服饰双轨制,使元代服饰呈现出多元的、南北文化融合的局面。”元代帝王冠冕和百官公服均为汉制,是首次将靴引入皇帝、百官的汉制服饰中,而所配靴子多为以丝织品为面的布靴,如天子冕服所配靴“制以红罗为之,高靿。”
因布靴的材料便于装饰,所以图案样式颇多,且工艺技法丰富,可以刺绣、补花、抠花,甚至贴补金属装饰等,体现出元代的审美观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及等级制度。
皮靴在元代是最重要的足衣,除作为蒙古族传统服饰外,参加质孙宴和蒙古族传统活动时,不论民族为何,都需在穿着蒙古族传统质孙服时搭配皮靴,马可波罗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其中说到“带、靴之价亦巨。”能反映出靴子是元代蒙古族服饰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元代保存来下的靴子实物较少,但这些靴子的实物均为皮靴。
由于动物皮张是人类最先掌握和运用的服饰材料,古人用各种兽皮和牲畜皮革制成服饰及日用品。从材料的属性来看,传统服装面料中毛皮服饰有较好的保暖性,非常适合生活在寒冷草原的游牧民族。《马可波罗行纪》也曾记载元代靴子的材质,“并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驼皮(冯承钧先生注释驼皮为今日马皮也。)靴一双。靴上绣有银丝,颇为工巧。”
到元代,蒙古族靴子的形制更符合人体足腿的活动,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河北梳妆楼元墓是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的家族墓地,阔里吉思作为忽必烈的外孙,其墓葬出土的皮靴是元代为数不多的靴子实物,应该可以代表元代蒙古贵族服饰的特征。
总结
元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朝代。由于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中亚文化的广泛交流,使这个时期的文化呈多元化发展。
蒙古族历来以穿靴为主,由于元代部分蒙古族进入中原,并因时因地的接纳中原文化,使鞋首次融入蒙古族的生活,但只有生活在城市中的女性穿鞋。蒙古族在保留本民族固有文化、习俗的同时,也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文章中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文章涉及侵权行为,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