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

价值不应被遗忘,那些惊艳过历史的中国手艺

发布时间:2023/2/8 17:54:25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 http://m.39.net/pf/a_4622783.html

乌铜走银的民间传说:

在云南晋城镇天城门的一个大村落,

制作乌铜走银的袁家住在天城门村的小梨凹,

金砂山也因前几年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而名噪一时。

公元年,南中大姓率众反晋,叛军攻城略地,

晋惠帝光熙元年(公元年),李毅病故,叛军越发猖獗。

危难之际,李毅的女儿李秀在众人的推举下替父领兵抗敌。

经过7年的苦战,终于杀退了叛军,保全了州城。

由于她平叛有功,被晋朝皇帝封为镇靖夫人,唐武德年间加封明惠夫人。

人们感其德,念其功,为她建庙塑像,把她尊为天女,

并将她固守的城堡定名天女城(今天城门)。

就在这个因巾帼英雄李秀而得名、有着年历史的天城门村,

袁氏兄弟4人传承着乌铜走银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民间工艺。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

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

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

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

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

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这个工艺最早出现在清代雍正年间的云南。

据年近古稀的老银匠袁万成介绍,上世纪20年代,

他的父亲袁家和就背井离乡到昆明的银匠铺打工,做的就是乌铜走银。

当时的乌铜走银墨盒为学生追捧。

昆明的达官显贵、学绅之士相互赠送的礼品就是乌铜走银墨盒,

墨盒上会雕刻上“年月日,某某赠”等字样,以做纪念。

当时的昆明城内银匠店铺虽然很多,

但能做乌铜走银的只有袁家和所在的这家店铺,

银匠铺的老板虽然对袁家和很敬重,工资待遇却不怎么样,

他唯恐袁家和有了资本后离他而去自开店铺。

为此,袁家和曾经背着铺盖回到老家天城门,

老板和老板娘又来到村里将他请回去。

店铺里除了银匠和干杂活的外,

还有一个画师,专门画乌铜走银上面的画。

画师把鱼虫鸟兽画在宣纸上,再由银匠细细雕刻在乌铜走银的饰物上。

解放后,袁家和回到了天城门,

他把自己的手艺传给袁万成、袁万礼四个儿子。

在贫穷落后的乡村里,乌铜走银没有市场,

于是,他们实行双轨制:白天下地干活,

晚上给四里八乡的人们制作银围腰头、银手镯、银耳坠等银饰品。

在当时当地的农村里,年轻人结婚时,

银围腰头等银饰品是男方送给女方的必备聘礼。

十年浩劫中,他们简陋的银匠作坊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

收藏多年的乌铜走银珍品和过去请画师画的图画也在“破四旧”中毁了。

身怀绝技的袁家和老人不得已放弃了祖传的手艺,给生产队放牛挣工分。

年,老人带着一腔遗恨离开了人世。

在以后的日子里,袁万成也曾应群众需求悄悄躲躲的做过一些银匠活,

因此被视为贩金贩银的“投机倒把”份子,受了一些冤枉气。

80年代中后期,银匠家所在的天城门小梨凹家家户户栽竹子,

男女老少编篾货,成了全县有名的竹编之乡。

但沉寂多年的银匠家没有做篾活,却响起了“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

时过境迁,新时代的人们对过去备受青睐的银首饰不感兴趣了,

于是,袁万成、袁万礼兄弟俩把丢了多年的乌铜走银这门手艺又捡了起来。

袁家做乌铜走银还没有张扬出去,他们主要是靠买家来订货。

有活计时,袁华就在自家堂屋下,趁着亮堂堂的天色,

在小小的墨盒坯子上一刀一刀地雕刻“万字捐花”、

“蝙蝠梅花”、“风雨归舟”等中国的传统图案。

花纹很细密,细小的线条只有头发丝粗。

雕刻一会,袁华就要停下来,揉揉眼睛,看看远处,休息一下。

这一微雕过程是非常细的细活,不仅技术要求高,

而且要有很好的眼力,盯久了,眼睛会受不了。

最后两道工序是“走银”和“变色”。

花纹雕刻好,就开始把熔化了的银水浇到细密的缝隙间,

然后将其打磨光滑,这就叫“走银”。

这时乌铜走银的工序已完成了大半。

上银后的墨盒泛着红铜的本色,需要“变色”,

就是将红铜变成泛黑的乌铜。

这个“变色”的过程很奇妙,

袁家兄弟用双手捂住红色的墨盒,在手中反复地捂,

在捂了半天或是一天的时间后,

红色的铜墨盒就会变成黑色的乌铜墨盒,

而白白的银花纹越发显眼,一个乌铜走银的墨盒就算大功告成了。

袁华说,捂墨盒的时间长短与季节有关系,

夏天最好,天热,手汗大,半天就能捂成,

冬天就难捂些,有时一整天都捂不成。

我想,用手捂的过程可能是一种恒温加工的氧化技术吧。

乌铜走银(金),工艺品一般有文房四宝系列,

酒具,香具,烟具,鼎,茶具,瓶、罐、尊系列,玩赏系列等等。

常见的图案纹饰有五福捧寿、梅兰竹菊、八仙过海、富贵山水鱼、

三英战吕布、松鹤延年、祥龙献瑞等。

历史不能倒退,时间不可逆流。

假如,老手艺终将消失,那也应当是功成身就的走下舞台,

而非无人问津,然后销声匿迹。

作者:

墨馨,一个喜欢东方美学和传统文化的温情女子。

很庆幸能在我的图文里与你们美好相遇。

素语美东方,淡笺素语,韵墨成香。

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2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