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

追求微乎其微的首席工程师

发布时间:2023/5/12 14:45:32   

-12-:54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冯楠

毕业四年,刚满三十的宋雅楠就已经手握两项发明专利,为我区首届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自年7月,宋雅楠从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就远赴异乡上虞,径直进了浙江自立股份有限公司,扛起耐火材料微粉研发的重任。

4年多来,宋雅楠穿梭于车间、实验室,终日与水泥、微粉为伴,与同事一起将耐火材料微粉粒度稳稳降至0.7微米,并完成了双峰氧化铝微粉、多峰氧化铝微粉等高性能微粉的研发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锁定微粉,十年磨剑

去年3月,进公司不到3年的宋雅楠升任为自立股份微粉首席工程师。很多人惊讶于她的成长速度。宋雅楠倒很淡然,她告诉记者,与耐火材料打交道,其实早从本科生阶段就开始了,后来读硕,又继续沿着这条路走。如此算来,也有十年了。据了解,宋雅楠就读的武汉科技大学与自立股份有着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所以早在读研阶段,她就开始原料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评价工作。

板状刚玉材料是自立新材料的一项主导产品,也是钢铁冶炼等高温行业用耐火材料中的主要原料。读研期间,宋雅楠就以刚玉浇注料为研究对象,探究掌握刚玉浇注料用微粉及结合剂等产品的制备,以改善浇注料使用性能,并以第一、二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期刊《MaterialsChemistry》andPhysics》(SCI收录)、《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EI收录)、国家级行业期刊《耐火材料》等期刊上发表相关成果论文。这也为她日后在公司完成耐火材料用微粉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微粉之于耐火材料,到底意味着什么?“小身材大能量。”宋雅楠告诉记者,耐火材料浇注中,微粉作为基质及结合剂引入,尽管含量只占到20-30%,但对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选择适宜的微粉,可使耐火材料获得最佳的物理指标及使用性能。

国产微粉,世界高度

在业内众所周知,微粉是个好东西,而且随着新型耐火材料的兴起,对微粉粒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放眼全国,能生产高性能微粉产品的厂商却寥寥无几。长期以来,国内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多依赖进口,随之承受的就是高企不下的价格。自立股份不信邪,打算撬开国产化缺口,这也给了宋雅楠极大激励。一出校门,她就直奔而来。

在当时,国内厂商对微粉的指标要求为1.5-5微米,自立新材料并不满足,提出了0.7微米的目标。宋雅楠坦言,尽管工作前期已积累了相关基础研究数据,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仍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压力不可谓不小。在研发过程中,从产品原料的选择、配方及工艺的确认到应用性能的调试都是个顶个的重点难点。“就是半成品烧制过程中摆放方式的细微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据宋雅楠介绍,为确保充分有效烧制,半成品叠放时要留下适宜的缝隙,至于要留多少大小才适宜,就需要反复调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此,他们花了整整4个月时间。

据了解,从原料投放到最终成品出来,走完整个生产过程,需要5天时间。在试生产期间,宋雅楠和同事三班倒,时时蹲守在车间,以便一有问题就能给予及时处理解决。付出终有回报,年,宋雅楠以分散性氧化铝微粉、双峰活性氧化铝微粉两个产品为名,领衔申报两项发明专利,均获授权。年10月,公司全新微粉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能从最初的吨攀升到今年的1万吨,除了内销,还出口到美国、德国、乌克兰等国。

步履不停,微粉更微

产品研发是个无止境的过程。在成功开发投产分散性氧化铝微粉、双峰活性氧化铝微粉两项新产品的基础上,宋雅楠又带领研发团队,将目标锁定在节能高效制备技术上。其中通过对关键设备和工艺的重新设计和优化,以及对分散剂结合剂的创新使用添加,不仅促进了浇注料的高效烧结和节能,还有效提高了耐火材料制品的体积密度、抗冲刷耐磨性,降低了显气孔率等。而且经由不断探索调整,一整套节能高效氧化铝原料制备技术工艺已成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年,这一技改项目也获得专家认可,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稳定0.7,储备0.5。”宋雅楠说,不进则退,产品研发是个无止境的过程。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就是做好一线生产管理,牢牢保持产品0.7微米的稳定性;另一个就是要在小范围实现0.5-0.6微米的前提下,不断探索调试,做好过硬的技术储备。

说起这些,宋雅楠白净的脸上泛起兴奋的红晕。她说,在外人看来,干耐火材料微粉这行,枯燥单调,又脏又累,但其中所给她带来的成就感却是不可比拟的。记者了解到,尽管宋雅楠主攻研发,但有大半时间都在车间一线,长年与生产现场为伍,一天下来,常常是灰头土脸,形象全无。但当产品获得客户认可并希望一直合作,其中的快乐是无以言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5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