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属 >> 金属发展 >> 锡珠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锡器的材质是一种合金,其中纯锡含量在97%以上,不含铅的成份,适合日常使用。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贵典雅的造型,历久常新光泽,历来深受贵族人士的青睐,在欧洲更成为古典文化的一种象征。
锡是排列在白金,黄金及银后面的第四种贵金属,它富有光泽、无毒、不易氧化变色,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鲜效用。生活中常用于食品保鲜、罐头内层的防腐膜等。
因素一:锡膏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
锡膏中的金属含量、金属粉末的氧化度、金属粉末的大小都能影响锡珠的产生。
a.锡膏的金属含量
锡膏中的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为88%~92%,体积比约为50%。当金属含量增加时,锡膏的粘度增加,能有效的抵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金属含量的增加,使金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熔化时更容易结合而不被吹散。
b.锡膏的金属粉末的氧化度
锡膏中的金属粉末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越大,锡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不容易浸润,从而导致可焊性降低。
c.锡膏中金属粉末的大小
锡膏中金属粉末的粒度越小,锡膏的总体表面积就越大,从而导致较细粉末的氧化度较高,因而焊锡珠的现象加剧。实验证明:选用较细颗粒的锡膏时,更容易产生锡珠。
d.锡膏中助焊剂的量及焊剂的活性
焊剂量太多,会造成锡膏的局部坍塌,从而使锡珠容易产生。另外焊剂的活性太弱时,去除氧化的能力就弱,也更容易产生锡珠。
焊锡膏中的金属材料成分其质量比约为88%~92%,当金属材料成分提升时,焊锡膏的粘稠度提升,能合理有效的抵御提前预热过程中气化形成的力。金属材料成分的提升,使金属粉末排序紧凑,使其在熔解时更易于相融而不被吹散。除此之外金属材料成分的提升也有可能降低焊锡膏印刷后的“凹陷”,所以,不易形成焊锡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