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属 >> 金属介绍 >> 一文读懂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也就是说,金属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它的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金属性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它与元素的位置、结构、反应等有密切关系。那么,如何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元素周期表。一般来说,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失去电子的难度增大,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失去电子的难度减小,因此金属性逐渐增强。例如,在第三周期中,金属性NaMgAlSiPSCl;在第一主族中,金属性CsRbKNaLi。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这是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而排列出来的一张表,反应越剧烈的金属排在越前面,表示它们失去电子越容易,金属性越强。例如:KCaNaMgAlZnFePbCuHgAgAu。
根据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来说,活泼性强的金属能够将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前者失去电子更容易,金属性更强。例如:Zn+CuSO4=ZnSO4+Cu,说明Zn的金属性强于Cu。
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一般来说,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说明该元素与氧结合后更容易释放出电子,因此金属性越强。例如:Na2O对应的水化物NaOH是强碱;MgO对应的水化物Mg(OH)2是中碱;Al2O3对应的水化物Al(OH)3是弱碱;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Mg,Mg的金属性强于Al。
根据单质或离子的氧化还原性。一般来说,单质还原性越强,说明它失去电子越容易,因此金属性越强;离子氧化性越弱,说明它得到电子越不容易,因此金属性越强。例如:Fe还原性比Cu强;Fe3+氧化性比Cu2+弱;说明Fe的金属性强于Cu。
以上就是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几种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