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属 >> 金属发展 >> 四新经开再出发系列观察科创篇西
初看西安经开区,一切好像都符合关于一个传统“工业区”的想象:规整的建筑;如潮汐般准时出现人流的高峰;企业里统一的工装;开阔高挑的车间里弥散着受了温度的机油和金属的味道,机器或高或低的轰鸣,透着一种冷静的气息——每间厂房里都只有很少的工人在操纵。一切都似乎按部就班,经年不变。只有太阳下的街旁和厂区里,一树树应季的花开得灿烂,提醒着四季流转。
细细走过,这样低调平实的环境之中却让人忍不住不时“哇塞”:年代感十足的厂房里,经过一台台机器如接力棒似的传递,一砣一人合围大小的合金锭最终被拉成一束比发丝更细的微米级线材——它们曾是人类“人造太阳”计划的关键材料,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高端MRI医疗诊断设备;一根根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金属棒,组合起来便是控制核反应速率的核心所在;一栋略显破旧的小楼里,诞生了集加速器和伽马刀于一体的肿瘤治疗“超级武器”;从泾渭新城运出的近百万辆商用卡车上,搭载着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精细服务……
“这里是西安创新发展的宝地和福地。”西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蔺建文介绍,作为一个以工业立区的开发区,创新是经开区多年发展的生命线,未来,也以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希望将创新能力辐射西北,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高地。
根植产业搞创新早已融入基因
西安市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以经开区、渭北新城、阎良区为载体,打造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经开区科技局局长徐伟介绍,根植于产业的创新早已融入经开区的基因,很多年前就开始了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探索。
例如在我国重型军车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和大型全系列商用车制造企业陕西汽车控股集团,不但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内一流的重卡新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实验室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还建设了集创新孵化、研发设计、中试试验、生产制造、供应链服务等于一体的零部件产业聚集区,打造了“商用车车架智能制造平台”“商用车协同研发平台”“商用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智能网联、车联网、智能制造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等领域,带动了汉德车桥、法士特齿轮、康明斯发动机、万方汽车零部件、天行健车联网等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协同创新企业。
“我们是陕汽集团强调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产物。”陕西天行健车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继君介绍,年,陕汽推出天行健车联网服务系统,打破了我国重卡行业长期以来“有品牌没服务,有服务无品牌”的尴尬局面,也颠覆了重卡领域用户传统的行车、管车模式。“通过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