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属 >> 金属发展 >> 西安开年大礼包,25万亿投资来了
在过去的年里,西安GDP并不出彩,全年.28亿元,人均GDP排名全省第三,位于榆林、延安之后。
同比实际增速4.1%,两年平均4.6%,相比前几年的七、八个点的高增速,西安经济发展露出疲态。
一场岁首的疫情封城,也让西安年经济增长蒙尘,凡是有过封城经历的城市当前季度的GDP增速难免放缓。
基于增长压力、现实压力之下,西安一定要有经济提振举措。
壹丨2.5万亿超大规模投资来了
在去年的经济结构里,西安“三架马车”中的“投资”数据极其惨淡:
固投直接比上年下降11.6%。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5.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6.0%,第三产业下降10.6%。
从领域看,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5.8%,民间投资下降4.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8.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0%。
只有,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增长,比上年增长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7%。
分产业、分领域来看,去年西安除了技术产业投资仍在线上,其余就连房地产投资就掉了队。
城市管理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不去救“投资”,西安年经济很难重焕活力。
于是,我们等来了一份“开年投资大礼包”:年,西安市安排市级重点项目个,总投资2.5万亿元。
2.5万亿是什么概念?一次0.5百分点的全面降准,释放长线资金不过一万亿。即便2.5万亿是项目全周期下的累计投资,但年计划投资也有亿元,这在西安的城建史上,仍是从未有的高强度。
即便完成年度80%的投资,围绕西安的重大项目建设,也会有约亿元的资金倾入,利好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西安围绕基建、产业的投资建设、补强,值得期待。
贰丨高光项目巡礼
年年度投资项目很多,覆盖先进制造业、服务业、文旅、城建、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工程,共计个项目,其中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建设数量达个,远高于去年的个。
分区域来看,还是高新区最为抢眼,仅一季度,重点项目共开工31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
重点产业项目中,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及高性能钛合金制品生产基地项目将落地高新,总投资60亿元,这是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也是“产学研政”多方合作共建的典型代表,更是秦创原“高精尖”两链融合的示范项目。
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后预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70余项,关键共性技术20余项,孵化新公司5到10家,预计年综合收入20亿元;
高性能钛合金制品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6亿元。
此外,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是省、市围绕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补链延链的重点工程,为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国际一流的配套产品和服务。项目建成满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60亿元,带动就业近人。
其次是西咸,年西咸新区一季度4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亿元。
涵盖创新驱动发展、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与文化旅游、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
包含大唐网络5G创新中心、谱尼测试集团西北总部及研发检测基地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工程15个,总投资.87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52.3亿元,包含创维智能家居生产基地(一期)、沣东国际智能科创园等,此外还包括,传统产业升级工程1个、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11个、社会事业与文化旅游发展工程4个、重大基础设施推进工程12个,整体呈现规模体量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